第873章 一劍斷臂

-

長街之上,有些醉酒的竇玄德,坐在馬車內緩緩前行,就在這個時候,車外仆人低聲道:“老爺!”

竇玄德瞬間清醒了過來,就在這個時候,竇玄德聽到了熟悉的聲音:“竇翁!”

車簾掀開,竇玄德一眼就看到了騎馬隨行的李絢。

李絢一身紅衣金甲,麵色懇切的拱手道:“打擾竇翁了,絢有一些事情需要請教,還請竇翁指點。”

“難得王爺今夜還能清醒。”竇玄德深深的看了李絢一眼。

今日李絢率軍獻俘太廟,之後又被皇帝重賞,兩儀殿中又有賀宴。

裏外不知道喝了多少酒,聽了多少奉承話,現在竟然還能想著正事,著實不容易。

李絢笑笑,說道:“絢,還有麾下的諸多將領,如今都在長安,邏些隻剩下琅琊郡公和韋少府,還有一眾郎將,很難安心。”

“王爺所言無差。”竇玄德點點頭,從袖子當中取出一本本章,遞給李絢,同時說道:“朝中已經考慮到了,相應的調動已經到位,王爺無需擔心。”

“多謝竇翁了。”李絢鬆了口氣,拱手道:“如此就不打擾竇翁了,若是有事,請直接派人到府中招呼一聲,絢必定竭力以報。”

“王爺客氣了。”竇玄德笑了。

李絢拱手道:“絢先走一步,告辭。”

竇玄德輕輕點頭,下一刻,李絢已經已經打馬率先而去。

前後街巷之中,一時間無數黑影晃動。

竇玄德目光平靜的看著這一切,直到兩側的人影消散,他才放下了車簾。

黑暗中,竇玄德微微搖頭:“右衛大將軍啊。”

右衛大將軍,長安洛陽,整個幽州洛州,上萬精銳全部都在李絢的掌控之下。

當然,這隻是個說法。

如果冇有皇帝的聖旨,李絢調動五百人以上的的兵士,立刻就是謀逆。

可問題在於皇帝的身體日益不安,誰知道未來會是怎樣?

若是將來有一天天下不幸,這一萬精銳將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再加上李絢宗室嗣王,太子賓客的身份,足夠幫助太子穩定局麵。

“陛下啊!”竇玄德輕歎一聲,看向前麵說道:“走吧,回家。”

“喏!”

……

一眾紫袍相繼進入開化坊,坊門隨即隨即關閉,坊外看熱鬨的百姓這才緩緩散去。

李絢在彭王府門前,翻身下馬,前麵彭王府府門大開。

一身黑色紅紋,寬大翟衣的歐陽氏被劉瑾瑜攙扶著站在門前。

劉瑾瑜一身白底金絲綠色襦裙,頭戴四色金銀飾,神色尊貴。

昭兒,明兒和霞兒站在劉瑾瑜兩側。

麹豆兒和裴詩彤各穿紅綠襦裙,站在劉瑾瑜身後,身前站著李誌有和李誌常。

劉舒璧一身的青色襦裙,頭戴金飾,別有一股清雅,懷裏抱著李誌高,站在麹豆兒和裴詩彤中央,但稍微靠後一點的位置,身後是無數仆人侍女。

李絢快步上前,然後在歐陽氏的麵前,一身紅衣金甲,然後鄭重的跪在地上,沉聲說道:“母親,兒子回來了。”

歐陽氏的眼中不知道什麽時候何時已經帶上了一點淚花。

拿出手絹抹了抹眼淚,歐陽氏看著李絢說道:“好了,起來吧,都到家了,回去把這身戰甲都換掉。”

“喏!”李絢沉沉躬身,然後才雙手撐在地上站了起來。

李絢溫和的看了劉瑾瑜一眼,然後伸手將昭兒,霞兒和明兒摟進懷裏,目光從麹豆兒,裴詩彤和劉舒璧的身上掃過,李絢這才轉身看向停在門口的眾多宗室親眷。

走上前,李絢對著韓王李元嘉和霍王李元軌拱手道:“王伯,王叔,府裏請!”

“不必了。”李元嘉擺擺手,說道:“今日時間都不早了,每人也都喝了不少,都回去歇著吧,二十七郎,記得明日宗正卿要過來正式戴冠。”

“侄兒記得了。”李絢沉沉躬身。

如今雖然他被皇帝授封嗣彭王,但實際上整個儀式並冇有完成。

剩下的禮儀,要由宗室長者和宗正寺卿同時完成。

倒是禮部尚書,倒也可來可不來。

“都走吧。”李元嘉擺擺手,長街上的眾多宗室王爵同時騎馬離開。

等到眾多宗室各自回府之後,李絢才轉身走向府內。

頃刻間,劈裏啪啦的爆竹聲響起。

無限歡慶。

……

紫宸殿偏門,武後一身黑色錦衣,頭戴黑色璞帽的走進。

武後的眼神中帶著一絲疲憊,今日她也飲了不少的酒,剛剛又照顧皇帝睡下。

現在又要來處置政務。

此刻殿中已經有兩人在列,一人正是元萬頃,而另外一人穿一身紅衣金甲千牛衛郎將服,神色肅重,赫然正是郭後悔。

看到武後,兩人同時拱手。

“臣中書舍人元萬頃參見天後。”

“臣千牛衛郎將郭後悔參見天後。”

“平身吧。”武後在禦榻之上坐下,目光落在三十上下,容貌雄偉,頗有些類似當年郭待封的郭後悔身上。

“郭卿,你是什麽時候到吐蕃的?”武後身體微微靠後,眼神中閃過一絲淩厲。

“迴天後,臣是在鹹亨四年,離開蜀中,前往吐蕃的。”郭後悔眼神中帶出無儘的傷痛。

鹹亨元年,大非川戰敗,郭待封承擔了所有的罵名,被廢除了所有的官職和爵位貶為庶人,最後鬱鬱而終。

郭後悔在父親亡故之後,過了一段時間纔想明白,家族想要複興該從何處著手,又準備了大半年的時間,纔開始啟程吐蕃。

“臣是在成都遇到南昌王的,南昌王那時在成都遊學,臣便騙南昌王在吐蕃開設商隊,同時收集情報為日後之用。”郭後悔講訴了自己和李絢的關係淵源,以及李絢在吐蕃開設商隊和收集情報的原因。

武後微微點頭,隨後問道:“南昌王冇有看透你的目的嗎?”

“彼時,南昌王不過是十五歲的少年,臣也以為能夠哄瞞得過他,但現在看來,那個時候,南昌王便已經知道大唐和吐蕃必有一戰了。”郭後悔微微苦笑,誰能想到最後是他被李絢利用了。

而且這一利用,就是八年的時間,但好在吐蕃已經滅了。

“之後你和南昌王見過麵嗎?”武後抬眼,問的更深。

“從鹹亨四年至今,臣也就是在去年秋的時候,見過南昌王,安排讚悉若被殺,勃倫讚刃投我大唐之事。”郭後悔又將李絢算計讚悉若死,勃倫讚刃最後投唐的時候,詳細的說了一遍。

武後輕輕點頭,郭後悔所說,和李絢,還有密衛的奏報都有一定的出入,不過都是在細節部分,各方都從各自的角度看待事情。

當然,如此反而真實,真的要是郭後悔,李絢,還有密衛的奏報一字不差,武後反而要覺得有問題了。

“若是現在便讓伱返回邏些,你願意嗎?”武後直直的盯著郭後悔。

“臣願意。”郭後悔冇有絲毫猶豫,沉沉躬身道:“天後待臣天高地厚之恩,複臣父爵位名聲,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武後笑了,擺擺手說道:“返回邏些便算了,陛下在邏些有所佈置……對了,你和尚書右丞郭待舉熟悉嗎?”

郭後悔頓時沉默了下來,相比於敘述和李絢的事情,提及郭待舉更令他覺得為難。

稍微停頓,郭後悔還是開口說道:“回稟天後,臣和郭右丞雖然同樣出身潁川,臣也聽過右丞的名聲,但卻從來未曾見過他,畢竟他是太原郭氏出身,臣是潁川郭氏,他和家父雖然是平輩,但交往不多。”

武後微微點頭,天下郭氏,以太原郭氏為尊,其後是潁川郭氏和中山郭氏。

前二者還有些微的血脈關係,後者則完全和他們不是一回事。

潁川郭氏出身春秋東虢國,而太原郭氏則出自北虢國,都是虢國分封之後的家族,但春秋至今千年有餘,雙方的血脈早已經稀薄的不成樣子。

早年間,潁川郭氏有郭孝格為大唐名將,之後又有郭待封受皇帝信重,三十多歲便已經是大唐婆邏道行軍副總管。

誰能想到一場大非川,將潁川郭氏幾十年的心血徹底葬送。

潁川郭氏倒台,但太原郭氏潁川房,卻這個時候逐漸出人頭角。

這裏麵涉及到的家族爭奪清晰可見。

好在如今郭後悔十年拚搏,總算是重新將家門撐了起來。

不僅將潁川侯的爵位重新拿回來,同時也因為軍功,封左千牛衛郎將,雖然還比不上尚書右丞,但已經足夠讓家族崛起。

“你叔父郭待聘如今在任宋州刺史。”稍微停頓,武後說道:“你去看看吧,同時找你叔父瞭解一下朝中這些年的清理隱田之事,年底回京,安排你明年的行在。”

“臣領旨。”郭後悔沉沉躬身,同時道:“臣告退。”

“嗯!”武後看著郭後悔,看著他就這麽離開,然後纔看向元萬頃問道:“元卿,若是將他調往吐蕃,他能盯住南昌王嗎?”

元萬頃拱手,隨即搖頭道:“天後,這恐怕很難,以臣對南昌王的瞭解,恐怕他早就做好了針對郭後悔的手段,他回去,恐怕根本無用。”

“不錯。”武後輕歎一聲,點點頭,說道:“所以陛下想好了針對邏些道的手段,至於他,就用在隱田之事上吧。”

提起隱田,元萬頃想要說些什麽,但最後還是冇能開口。

武後掃了他一眼,冷聲道:“你們冇有在隱田之事上作出成績,並不意味著宮裏要將隱田之事放棄。

東宮如今以揚州為根基往北清查河南道的隱田之事,同時將觸角伸向了淮南道和江南道,你們,接下來也要做出成績。”

“喏!”元萬頃無比愧疚的躬身,隨後又問道:“敢問天後,我等是要從山南道著手嗎?”

“因為河南道清查諸事,山南道諸多世家本就警覺,你們要是這個時候出手,難免會再引起事端,所以,去河北道吧。”

武後微微眯起眼睛,說道:“河北道去年戰事初歇,今年又逢乾旱,正是清查良機,此番動手下手重些,若有不法,殺人或者流放;誰要阻擋,即刻調動,南昌王的蕃州新辟,正是需要人手的時刻。”

“喏!”元萬頃沉沉躬身,他似乎隱約嗅到了一股極深沉的算計。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