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從不好客譚某人

-

譚書常揮手示意這少年退下,而等其一走,他便細細思索起來。

“甲五界的修行傳承,不管怎麽說,都至少已經有幾千年的時間了,雖然修真境之上的修仙境,是很難證,但這數千年前的時間裏,總能出現幾個驚才絕豔的,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從而近乎仙神。可現在……”

譚書常不由目露異色:“這偌大的甲五界,不光是隻有修真界,甚至有關修仙境的傳聞,都冇有多少能傳承下來。”

而念及此,譚書常又不由想起了自己那位生母,當初離去時的畫麵。

氣勢滔天,淩厲異常,而她自虛空看下來的那一眼,更是猶如直接斬斷凡塵的利劍一般。那絕非是修真境能夠辦到!

所以,他那位生母定然是修仙境,而且應該還不是尋常的修仙境。

“九子母天鬼……”

不由地,譚書常就又想起了這一部魔功。

頓時他心底就不免有些毛毛的。

於是,譚書常便默存心神,壓下了這些雜亂念頭。

旋即,他抬手揮袖一甩,隻見一顆圓潤珠子,就從他的袖口中滾出。

這珠子看起來冇什麽特異之處。

除了圓潤外,便是有點黑。

不過,在譚書常進入法寶閣內後,這顆珠子卻是不僅自行滾過來,還直接鑽到了他的袖子裏。

如此靈動,已然近乎通靈!

隻憑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這顆珠子的不同尋常。隻不過奇怪的是,這珠子是對他有反應,可譚書常卻連在其中蘊養靈性也做不到。

修士煉化法器,便是在法器中蘊養靈性。

等到靈性蘊養成功,這件法器就可以如臂揮使了。

那經由黑影改良的長杖,也就是那件上境法器,譚書常就是這般煉化的。

不過這是最基礎的煉化,要是法寶被人奪了去,對方又恰好掌握特殊手法的話,是可以抹去其中靈性的。

所以就衍生出來了高明的蘊養靈性手法。

據說,在徒劍山、天劍府這等劍修聖地,蘊養飛劍靈性的手法,可以使得劍中靈性化作一枚枚劍道靈印。

而每一枚劍道靈印,都刻錄了這名劍修此前的一部分修行經曆。

這也就意味著,除非是能夠複刻那一名劍修的修行經曆,不然的話,即便是強行在劍中蘊養出靈性來,也無法動用這一柄飛劍。

此時,譚書常將這一枚珠子拿出來,便是想嚐試一下,能不能在其中蘊養靈性。

畢竟是如此靈動的法器,萬一是一件通靈法器呢?

感受到上境法器之威的譚書常,眼下對於通靈法器可是垂涎不已。他之前去那法寶閣領取法寶,雖然身為正三品的監劍道將,但也隻能領取下境法器。

不過和閣士不同的是,他可以直接領取三件下境法器。

力、法、術各一件。

代表力之鎮威的法器,名叫奇門印,為一枚印章狀物,平時不過巴掌大小,功力灌入其中便可徐徐放大,直至變得如一張八仙桌大小,然後直接重重砸下去!

威能表現方式無疑是與那長杖相仿,但冇長杖的鎖人威能,所以很考驗修士的預判能力,和投擲出去時的準確度。

其中代表法之命威的法器,是一個金箍,一旦落人頭頂,就可定人身形,並且還可直接鎖緊,粉碎對方身軀。

這件法器剛好與那奇門印結合使用。

最後代表術之禁威的法器,就比較稀罕了,通常術方麵的法器,不是陣旗,就是陣盤,因為這兩者可以最快展現出術的封禁威能。

可譚書常領取的那件法器,既不是陣旗,也不是陣盤,隻是一幅畫。

對空展開,在功力催動下就可迎風就長,然後幻入地貌之中。任何生靈路過,隻要冇能提前察覺,便會被收入畫中。

不過畫中冇有內天地,所以進入畫裏的生靈,會在瞬間變得血肉模糊。

這三件法器,都算不錯。

但再不錯也隻是下境法器,哪有通靈法器來得吸引人?

不過很可惜的是,譚書常蘊養了一宿的靈性,也冇能使得這一顆珠子有什麽動靜。

譚書常原本繼續蘊養,不過這時秋君臨找了過來。

“你來做什麽?”從不好客的譚書常,麵對秋君臨,直接就表明瞭自己的態度。

“董家那位小姑奶奶,怎麽給你送信了?能給我看看嗎?當然了,不給也行,但你不能和她說,我要看那封信的事情。”秋君臨有些好奇的說道,隻不過他這話說著說著,就突然一副有些心底發虛的樣子。

“你知道那封信是誰送的?”譚書常意外。

“知道啊,董家那位小姑奶奶,自以為偽裝得很好,實際上不少人都知道是她,隻不過不想被這小姑奶奶惦記上,這才裝作不知罷了。她那偽裝,跟冇偽裝一個樣。”秋君臨嗤笑了一聲。

譚書常點了點頭,然後問道:“你說的這個董家小姑奶奶,到底是誰?”

其實他心裏已經知道是誰了,但還是有些不確定。

“你那日記裏,不是被她提劍砍了好幾次?”秋君臨不由詫異地看了譚書常一眼。

“……”

雖然確定了答案,但秋君臨這個回答,還是讓譚書常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不過同時,也算是讓他徹底確定,當初偷走了自己日記,並且拓印了幾千份的殺千刀小賊,就是她!

原本他隻是猜測。

現在可以說是實錘了。

而見到譚書常這會兒一言不發,秋君臨卻是嘿嘿笑了起來:“別說,你寫得還怪有意思的。對了,我跟你說,你知道她那所謂的指腹為婚是怎麽回事嗎?就是她五六歲的時候,這一類故事聽多了,覺得自己也應該有一個,於是纏著她爹孃和她家裏其他人問,最後嫌她煩人的劍公子,隨手給她指了一個。”

“結果這小姑奶奶信了不說,還企圖在十歲時讓對方帶著自己私奔,因為這小姑奶奶又故事聽多了。而這自然是把對方給嚇得不輕,把這事和董家一說,就連夜收拾東西,帶上家人跑了。”

“所以這就是她被送去越州戩峽派修行的原因?”譚書常此時心中多少有些想吐槽的衝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