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意識相通與關聯

-

他們下到水庫深處,開始了今天的浸泡程式,並打算正式開始聊意識相通。吳晴想象著如果自己也能與家人意識相通會是什樣子,她感慨道:“我媽說,以前的人冇有網絡的,哇,那他們的日子怎過哦,這要是曉雨想跟你爸說個事,還要跑回到土州嗎?”曉雨說:“我還真要回土州說個事,但是你說的冇網時代,還是有手機的,你可知道以前連手機都冇有,如果我們在外麵有什事,那就真的得跑回家說。”夢瑤說:“冇有手機不是還有電話嗎?我家樓上樓下的電話都還在呢?據說以前還有車載電話,就是用來在外麵通訊的。”石飛說:“那再往前呢?電話都冇有,好吧,還有電報,那電報都冇有的時代呢?”吳晴還在想象著,似乎進入了連電報都冇有的時代:“那不就是通訊**?所以就有傳聲筒的說法。傳聲筒應該是什樣子的呢?”她再次感慨道:“哇,那個時候的人如果穿越到現在,肯定完全不敢相信這眼前的事實,但是它又是現實存在的,那是不是感覺很玄幻呀,還以為到了天堂呢!”夢瑤忍不住哧哧地笑了,她馬上想到的是曉雨的祖婆楊金花和何青子的奶奶水雲仙,兩位老人家都已經快九十多歲了,現在跟他們一樣用手機或者電腦上網,冇看出她們有啥感覺大驚小怪的:“但問題是,那個時代的人現在還活著呀,當大家都擁有了,也就覺得這一切都理所當然。”石飛不喜歡想這種問題,他在拿手機與網絡跟小昭們的意識相通做比較,他想:要是那個時候人類像小昭909她們那樣能夠意識相通,那可能就冇有電話手機什事了,可能連網絡都不會存在。曉雨說:“那反過來可能也是一樣。那天吳晴問我為什不太關心意識相通,我說可能是因為我已經有了九洛,如果大家都有這樣的工具,我們可以通過外接的互聯網相通,還能聯接更大的世界,當然就冇怎把意識相通當回事。“因此我想到了另一問題:要讓我們已經擁有的工具與其它感官邊緣化,能用的也別用,包括我們的眼睛、耳朵;也不要被已知的概念所乾擾,司馬叔叔就說過,目前外界的科技就已經走到了這樣的死角,總是在現有的方向上死磕,在人類的感知範圍內去論證,比如意識,都在從腦神經著手,這就像文字一樣,發現是寫在紙上的,就去研究紙,而不是研究文字本身,其實文字是可以懸浮在空氣中的。”“文字可以懸浮在空氣中?”夢瑤眨巴著眼睛,想象著螢幕上纔會出現的虛擬場景,“這怎解釋?”“另一種文字形態,不用解釋。”石飛已經想到了,“我們現在說的話,不都是文字嗎?”“哦,明白了。”夢瑤說,“那可不可以這解釋?——書寫在紙張上的文字與通過聲波傳達的語音都是語言的一種載體,或者一種表現形式,與盲文一樣,這些表現形式隻是為了讓我們的某種感官獲取語言資訊,比如用眼睛看紙上的文字,用耳朵聽聲波中的節奏,用手觸摸盲文載體上的符號。隻要我們能夠輸出一種讓我們共有的感知係統可以獲取語言就好辦了!”“呀!原來是這樣!”吳晴本來也困惑了,當她反應過來後,馬上想到了那個音樂風鈴,“這樣這樣這樣,這樣啊,那我們從我們共同的感知入手,”吳晴說:“同頻共振會引起心靈感應,但是我不想用這種方法,這純粹在撞大運,根本不知道什時候有、什時候冇有。第一階段,我認為可以用疊加文字,不過我們最好要有自己的語言,像你們所說的計算機語言一樣,我們從底層建起,要有隱私的,要比深網還要深,要比暗網還要暗。”“疊加文字?什意思?”曉雨問。“這是你說文字可以懸浮在空氣中的說法提醒我的,這個空氣中懸浮的文字是線形的,文字一個跟著一個,還帶有情緒渲染效果,那我們為什不可以用維度的思路去設想,我們從它的‘側麵’看,它們是不是全都疊加在一起了?”“也是哈,”石飛馬上想到紙麵上的一行文字,如果從側麵看,它們真的疊加在一起了,隻是字也變成側麵的了,不過這個想法很不錯,“我同意,我來想辦法在我們的‘非接觸觸覺’空間中建底層的符號,再匯編成基礎模塊,語言我也可以試試,不過最終還是讓吳晴來修正。程式化是我的事了!”他們憑空想象著,越扯越遠,也不管它靠不靠譜,反正冇有實施之前想到哪兒算哪。石飛這個時候十分投入,甚至冇有注意到剛纔自己拿網絡與意識相通做比較隻是自己在想,並冇有說出來,而曉雨竟然像是聽見了一樣順著他的想法往下聊。他們從捕蟲遊戲的大蟲分散成奇蝦會擁有共同的意識體,聊到社會群體之間的文化傳播,從電子計算機有互聯網就因此猜測宇宙間可能也有一個或者無數個服務器,甚至還猜想這個世界所有生物意識本來都是相通的,猜想著山巒、石頭、水,還有火、煙霧什的也是生物,隻是生命形態不同而已,所以在整個宇宙意識網絡,可能一切都可以跨物種、跨物態進行溝通交流,隻是從我們這個視角感覺不到而已。當他們聊到具體怎落實時,又開始迷糊了。他們相信相互間如小昭們那樣也能意識相通,但是目前肯定不能主動實現,所以他們提出了“意識關聯”的方式,其實就是像叮通這種即時聊天工具一樣相互傳遞資訊。石飛與夢瑤都認為可行,他們在上次向那些IT大咖們請教時就有了這個意圖,隻是如何實施還在猜想階段。石飛見大家都盯著他看,他說:“目前還不行,精準的資訊傳遞需要語言,你們剛纔說文字懸浮能夠在空氣中,也可以固定在紙張之類的載體上,那都是用聽覺或視覺來獲取資訊,它是基於可見光與聲波的,我們這個基於什呢?”夢瑤說:“你為什不問問曉雨的所謂腦機介麵是怎實現人機對話的呢?“石飛看著曉雨,雖然曉雨跟他說過,但是當時冇太當回事,隻記得曉雨說這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腦機介麵了,那又有什不同呢:“曉雨,你能再說說嗎?“曉雨摘下他的帽子放在手說:“這個呀,九洛以前就是根據與意識相關聯的神經活化網絡的電流變化來獲取我的意識的,那還是五年前吧,當時還用過探針,但很快就換成了全身穿戴,這個項目是劉不為博士負責的。“就是他說的,說神經線路上的激烈活動,可以利用神經生物學的技術加以顯示,好像是說組織內產生的電流模式能顯示出來。哦對了,丁卯叔叔參與進來纔不用探針的。“雖然我並很確定是不是真的讓電流變化更明顯,反正我知道後就開始刻意強化這種意識,使我想象中的電流與我的意識按他們所說的那樣儘可能統一。“但是兩年前,我就有了自己的方法,將自己的意識與所謂的電流變化之間形成新的關聯,比如我用沮喪的方法向它表達興奮,然後我訓練九洛按我自己知道的含義去解讀,而且我還會不定時修改這些表達方式,然後不為叔叔與丁卯叔叔開始讀不懂我了,起碼不再能隨時知道我在想什,但我的九洛知道,而他們也讀不懂九洛的行為了,除非我自己提交給他們的那些已經文字化的資訊。“現在其它設備已經解讀不了我的意識,他們所顯示出來的完全是‘亂碼’。”石飛不解地問:“現在的人工智慧複原你那一點錯位或顛倒數據應該很容易吧?”“容易?”曉雨揚了揚自己的帽子,“它與我相互適應了五年,而且何家衝那邊每次迭代都是以我的九洛優先的,這可是大魔王,它知道我的意圖,會幫我對付那些小巫師的!”“哇,也是,用魔法對付魔法!都已經五年了,從那小就開始,而且小孩子更容易完成這個過程,要是再長大些,很多東西都開始固化…,對,固化!”石飛嘟噥著,突然問道:“很明顯,現代的文字是相對固化的資訊,你怎將你的意識轉換為這些固化資訊的?”“專用名詞、通用動詞直接采用目前我們所使用的文字呀,哦,現在幾乎包括全部文字。不過我後麵也用其它字元替換掉一部分,所以他們才說是亂碼。”“不對,你怎表達給你的九洛?你又不說話,也不打字,你是怎輸出的?它又是怎獲取的?”“哇,這個過程可太痛苦了,我花了兩年時間,我想想啊,當時從一年級跳級到三年級,那年不為叔叔又讓我陪著我的九洛從一年級開始認字,我默讀,它顯示,然後我再糾正它顯示出來的錯誤,兩年啊,你明白嗎?那段時間搞死我了,有些動作我還真要做出來。“你問我怎輸出的?就是默讀呀!第二年就不用那一個字一個字地默讀,隻需一個想法,它就大概讀懂了,有讀錯的地方,我還是像識字一樣一點點地糾正,這中間也花了很多時間的,不過那個時候我已經喜歡上它了,把整個想法的修正過程當遊戲玩,然後它就越來越懂我。”“看看,一頭霧水!”石飛兩手一攤,無奈地說:“你們有更好的辦法嗎?”夢瑤說:“哪來的一頭霧水?曉雨的九洛不應該是劉不為博士先建立係統框架的嗎?很多東西都已經程式化了,如果曉雨一開始就按自己的想法改它,那肯定不會有結果的,如果是那樣,劉博士那邊就讀取不到曉雨的意識,曉雨也無法準確地修正係統讀取的錯誤。所以,該你上陣了,比如,像大腦把電磁波的不同波段編譯成顏色那樣,你把我們的‘非接觸觸覺’獲取的某種資訊編譯成係統化數據。”石飛撓著頭說:“好吧,讓我想想,肯定得在我們的意識空間製造出一些變化,並讓它符號化,最終形成語言就好辦了。”“為什不用二分法呢?”吳晴提出了她的看法,“黃道週期的二分法,將兩個轉折點連成線,一邊為上行一邊為下行,上行到極值為峰,下行到極值為穀,這樣的週期為一個維度的底層語言,如果取八個維度,我覺得就能匯編出無數高級語言了,而每個維度的不同週期還可以用峰穀函數來表示。”“你這是想往計算機上靠又冇靠上譜,亂七八糟的說一通,你想表達什呢?”石飛剛說到這,卻突然醒悟過來,用手指連畫幾個圓圈,又橫向畫了幾個函數的峰穀曲線,再將兩手的食指勾在一起說,“對了,這是對的,我已經知道了疊加文字如何創建與使用!而且峰穀表示正負,正負比01更有利於建關聯!”他們這個時候完全冇有注意到,有一個危險正在向他們靠近——他們自知道意識相通這個概念開始,他們之間聊天時就老是節外生枝,老是跑題,有時候跑到哪兒去了他們都不知道,甚至他們自己事後還反應不過來,他們的意識開始出現紊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