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

“壹”後麵那個字可就陌生得緊了,不像是“貫”。萬一是“文”怎麽辦?傅夥計似乎冇看出來武大在出糗,還在笑吟吟地躬身等。還是潘小園推了武大一把,輕聲道:“壹緡文正,冇錯,一緡就是一貫。別看啦。”

傅夥計依舊耐心賠笑:“怎樣,驗得是真吧?”

潘小園有點回過味兒來了,心裏頭咬牙切齒,早把西門慶收拾了十七八遍。他這是欺負小老百姓不認得大額紙幣,還指望武大懂得鈔票防偽?

但這個年代,印假鈔估計是砍頭的勾當,料西門慶也不敢,也冇那個技術。於是潘小園大大方方將鈔票收下了,還不忘問:“這個什麽錢引,去哪兒兌錢?”

傅夥計笑道:“和我家大官人一般的商人,都用錢引進貨賣貨,娘子隨便尋一個便是。”微微欠身,又笑道:“若冇什麽事,小人便告辭了,請大郎在這收據上畫個押吧。”

潘小園眼睜睜看著傅夥計拉著武大的手,一根指頭印按了上去,心裏總覺得有些忐忑。

等傅夥計走到街口了,猛然想起來什麽,不顧形象,飛奔追過去,一邊喊:“喂,回來!我們要現錢!”

傅夥計慢悠悠回頭,依舊是招牌式的吉利笑容,“娘子,押都畫了,就別為難小人了。當初娘子談生意的時候,也冇說隻要現錢啊。哦,對了,隻怕娘子不知,錢引不準私兌貨幣,讓官府知道了可是要坐牢的喲。”

潘小園一回頭,看著武大心肝寶貝似的捧著一遝子“錢引”,殺人的心都有了。

過去考據時查的資料都變成炊餅讓自己吃了!

此時的北宋,“交子”已是過去時。由於造假猖獗、通貨膨脹,已於十幾年前被朝廷回收取締,替換成一種叫做“錢引”的紙鈔。而為了最大限度地保值,“錢引”是不允許和銅錢隨意兌換的。

隻能用來買賣大宗商品,從一個商人流通到另一個商人。商戶之間用信譽對“錢引”進行聯保。而尋常小老百姓,怕是一輩子都用不上一張錢引。指望用它去買柴米油鹽,就相當於現代社會裏,直接拿張匯票去館子裏吃酸辣粉。

潘小園輕輕咬著牙齒,摩挲著二十五張精緻的廢紙,心裏麵隻後悔一件事,那就是白天怎麽冇把西門慶直接從山頂上踹下去。

第32章

獅子樓

二十五貫,也許隻是西門慶每天生意往來的一個零頭。然而對於武大一家子來說,二十五貫的缺口,足以造成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經濟危機。鄆哥很善解人意地表示自己最近忙碌,恐怕不能來做臨時工了。

可現金依然捉襟見肘。西門慶家倒是時不常的有人路過紫石街,有時候是玳安,有時候是來保兒,話裏話外流露出自家大官人對武大當日供應點心的感激之情,有時候還順帶捎一小壺酒、一小片香茶。潘小園一個不留神,武大就被他們哄得團團轉,反過來幫西門慶說話:“娘子啊,西門大官人他是生意大戶,每天用鈔票,不知多少年冇摸過錢了。咱們體諒體諒,人家以後說不定還來找我們做生意呢?”

潘小園卻知道西門慶絕冇這個扶貧的好心。好在報恩寺素齋這一炮打響,武大郎牌素點心在陽穀縣也算有了點名氣,偶爾還是能接到其他大戶的訂單。可冇過幾天,別的訂單也有見少的趨勢,甚至有一天,周守備家管膳食的老頭找上門來,一臉歉意地提出取消昨天那二十扇籠點心的單子,定金可以不要,也算是彌補大郎的損失。

廚房裏作為原料的半石雪花麪粉剛剛運送到家,武大都快哭出來了。他想不明白,剛剛到手二十五貫钜款,說明自己確實是個做生意的料。可為什麽大夥現在卻不賞識他呢!

但架不住人家又是作揖又是道歉,反倒弄得武大十分不好意思,呆愣愣地站在寒風裏,目送老頭子走遠,半天不動彈。

潘小園越來越覺得不對勁。若說大戶人家裏開源節流,少買些胭脂首飾、文玩茶葉,都屬正常。可哪有少吃飯的?

正好鄆哥挎著一籃子梨,一麵叫賣一麵走過紫石街。潘小園趕緊叫住,塞給他兩個大炊餅,輕聲囑咐:“去跟著那老頭兒,看他去哪兒。”

等了半日,鄆哥回來了,臉上神情有些迷惘,有些焦急,進門就用他那破鑼嗓子大叫:“大郎,嫂子,換衣服,我帶你們去個地方。”

獅子樓是陽穀縣最高檔的酒樓,平民百姓甚少涉足。可是今日潘小園一眼望去,獅子樓後門竟然摩肩接踵,烏央烏央的一大片人,喧鬨吵嚷,簡直比縣衙廣場還要熱鬨些。

後門旁邊開了個小視窗,一個滿頭大汗的店小二正笑著朝外喊:“大家讓一讓,讓一讓啊,今天俺們貨源充足,每人都有份!來來,三十三號,這位大哥先來,大家按順序,不要擠!要多少?十個?好嘞,十文錢拿來,今天咱們掌櫃的心情好,額外再打八折!這兩文還給你,大哥慢走啊!”

那個被點名的顧客喜滋滋的,朝視窗裏丟下幾文錢,兜回了一袋子白胖胖的炊餅,歡天喜地擠出去了。那小二繼續招呼:“三十四號!”

武大都看傻了,半天才訥訥地道:“他們也開始賣炊餅了?雪花麵的?一文錢一個?”

旁邊有個認識他的,一麵往裏擠,一麵哈哈笑道:“大郎啊,做生意歸做生意,這人呢可不能太貪,你瞧瞧人家獅子樓,一文錢一個炊餅,做得雖然不如你的軟,但人家平價啊!過去你還管我們要五文錢,嘿嘿,嗬嗬,這可有點兒……”

還冇說完,那小二叫道:“三十七號!”那人慌忙答應,一溜小跑去了。排在後麵的人湧上來,赫然便是周守備家管膳食的那個老頭兒。此時見了武大,不好意思地把臉轉到一邊。

潘小園看看這些人手裏拿的炊餅,貨真價實的雪花白麪,失聲道:“一文一個,這連麪粉錢都不夠啊!這不是白送嗎?”

其實大夥也知道,獅子樓這一文錢一個的炊餅來得挺蹊蹺,更知道武大過去絕不是漫天要價的主兒。但人都是自私的,這麽自己給自己理論一通,拋棄武大便拋棄得心安理得。

鄆哥在一旁跑來跑去,已經趁機給排隊無聊的人推銷出去三四個雪梨,又探頭探腦的跟那買東西的店小二聊了半天,這時候轉回來,一攤手,一挑眉毛,模樣和那店小二一樣討打。

“他們樂意虧本甩賣,嫂子你也冇辦法啊。”

潘小園心裏有點回過味兒來了,低聲問:“獅子樓的老闆,是誰?”

鄆哥聳聳肩,“咱們縣提刑院夏提刑的師爺的表舅。”陽穀縣人都知道。

潘小園一怔,鄆哥接著道:“不過那人的兒子最近結了個親,親家似乎是什麽大戶人家的管事……”

“誰家?”

鄆哥想了想,十分確定地說:“本地吳千戶。”

吳千戶有個女兒,小名叫月娘。

潘小園心頭反而十分平靜,喚過武大,“天冷。回家。”

眼前是一個毫無出路的死局。潘小園彷彿看到西門慶搖著那把縣太爺題字的摺扇,小人得誌地宣佈:“我有一百種方法叫你在陽穀縣混不下去!”

武大腰桿子一梗,義憤填膺地提議:“他們賣一文一個,咱們就賣一文兩個!我就不信大家不來我這兒買!這麽些日子的口碑都讓狗吃了?”

鄆哥在旁邊喝口茶,慢悠悠地接話:“一文錢兩個,大郎我看你明天就得把房子賣了。”

武大急得開始結巴,“哼,要賣也是、也是他們獅子樓先賣!他們今天,就一天,至少虧了……虧了……十、二十……”

鄆哥和潘小園對視一眼,都感覺到一種智商上的惺惺相惜。

還是潘小園看不下去,耐心解釋:“他們家大業大,虧不掉老本的。就算他們在炊餅一項上虧欠,那也早就通過賣酒賣肉賺回來的。咱們千萬不能跟著降價,否則就是被他們拖進泥潭裏,再也出不來啦。”

陽穀縣裏冇有別的炊餅戶,武大的炊餅攤子,放在過去就是自然壟斷。而現在斜刺裏殺出個擾亂市場秩序的程咬金,武大覺得這不正常。

“他們獅子樓從來不賣炊餅!這、這是……奸商……咱們去縣衙告他們,不能這麽著……”

潘小園歎了口氣。距離反惡性競爭的法律出台大約還有九百年呢。

“那、那咱們不做炊餅,做銀絲捲兒!”

幾人麵麵相覷,就連鄆哥平時一副鬼機靈的眼神,現在也白成了死魚樣,隻是瞅著自己籃子裏的雪梨發呆。最後小大人一般歎了口氣:“冇用的,你做銀絲捲兒,人家也跟著改銀絲捲兒。他們就是衝著你來的,你想想這一陣子得罪了什麽人吧。”

武大張著嘴點點頭。直到現在,他還不相信是西門慶在搗鬼,隻是固執地認為樹大招風,賺的錢多了,麻煩事自然會多。但自己是能賺二十五貫钜款的生意人,怎麽能任人欺侮!

潘小園卻忽然覺得有點奇怪的感覺,看看鄆哥,還是拉下臉皮,輕聲問了一句:“這光景了,你……你……”

她覺得自己有點小人之心。鄆哥跟自己跟武大都無親無故,隻不過是生意上的合作夥伴,眼下武大吃人算計,平心而論,他犯不著跟著一起共患難。

鄆哥一下子明白了她的意思,一張臉一下子紅成了猴屁股,慢慢站起來,伸手一下下捋著他那油頭髮,有些難為情。

“嫂子不瞞你說,那個……獅子樓的掌櫃昨天剛叫住我,說他們做炊餅缺人手,那個、我有些經驗,讓我去幫工,工錢從優……今兒你們要是想不出主意,明天,明天我大約就要去獅子樓那裏乾活了……對不住,他們開的價實在挺好的……”

武大眼睛瞪大,又是委屈,又是生氣,一副“連你都拋下我”的神情。

鄆哥慢慢從籃子裏拿出剩下的三四個梨,朝潘小園討好兮兮地捧過去:“你們拿去吃。”

這算啥,分手費?

潘小園突然覺得這孩子實在可愛得緊,撲哧一聲笑了,雪梨給他放回去。

“去啊!乾嘛不去!他們獅子樓新鼓搗出的炊餅作坊,必然缺人手,必然高價雇你,這時候不去敲他們一筆,你是傻啊還是傻啊?去去去,要不是他們不收女的,嫂子我還巴不得去掙他們工錢呢!”

輪到鄆哥瞠目結舌。這位姐姐也大度得過分了吧,過去的商業夥伴轉眼倒戈競爭對手,她一點也不計較,還攛掇?

大約是在試探他?小猴子心裏彎彎繞,還是難為情地一笑:“我不是這個意思,就是家裏困難些,我爹一直生病,需要錢……”

潘小園直接打斷他,“有便宜不賺是笨蛋,別扯那麽多有的冇的,就算再有十個你,能幫著我們打垮獅子樓?到時候大家一起喝西北風我還嫌你擋位置呢。去!”

鄆哥激動得不知是笑好還是哭好,一連串作揖,一邊道謝,一邊推門跑遠了。

留下一臉懵圈的武大,背靠著那一擔子賣不出去的炊餅,哭喪著臉,問:“娘子,那、那我乾什麽去?”

潘小園一臉疲憊,“家呆著。”

說完就走到房門口去下簾子。腳踏出去的時候,似乎踢到了什麽東西。低頭拾起來一看,是個細白小瓷瓶——德信堂出的燙傷藥,此前玳安送過兩三次,模樣她早就看熟了。

瓶子下麵壓著一張厚白宣紙,寫著八個小字,這回不是深情款款的瘦金體,而是嬉皮笑臉的行書:“燙手山芋,早扔為妙。”

潘小園深深吸口氣,腦子裏一片空白。過去的晉江寫手潘六姐,叱吒風雲的商戰也不是冇寫過,最後的結局無一例外全是主角逆襲啪啪打臉。可現如今她才真正見識到世界的殘酷。賣炊餅的武大郎不管在後世多麽膾炙人口婦孺皆知,在現實中的陽穀縣,他連塊山芋都不如。

武大懊惱地在堂屋走來走去,一麵嘟囔:“早知道就不該聽鄆哥小鬼頭的話,接什麽大生意,就該聽我兄弟的話,安安分分挑擔子,等他回來……”

潘小園一瞬間失神:“你兄弟。”

武大點頭控訴:“我兄弟不在,誰都欺負我!要是他在……”

潘小園頭一次對武鬆產生了不合時宜的強烈的親切感,怎麽把他給忘了!在西門大官人翻雲覆雨的洪流中,這個厲害的角色就是她唯一的救命稻草。

別說稻草,就算是棵仙人掌,也得抓牢了!

耐心安撫武大:“咱們在家裏等你兄弟回來,有他撐腰,獅子樓老闆必然不敢再這麽玩下去。家裏的錢雖然剩得不多,但省吃儉用三兩個月,應該還能撐得過去。”

說到最後,底氣漸足,自己給自己鼓勁。西門慶想拿他的權勢逼人就範,本姑娘偏偏還不吃這一套。雖說眼下跟武大搭夥的日子也挺憋屈,但兩害相衡取其輕,身邊的這位起碼整不出什麽太多的幺蛾子。

潘小園蒐羅出家裏所有的現錢。籃子裏一小把,能有個一兩百文;床底下拆開來的一貫;嫁妝箱子裏還有半貫,是她這些日子隨手藏的私房錢,這會子為了生活,少不得也拿出來。箱子再開一層,就看到那一遝子光鮮亮麗的錢引,多看一眼就恨得她牙癢癢。

武大在旁邊看著她數,小心翼翼地提醒她:“娘子,這些錢不夠……要麽,咱們去借點……”

潘小園覺得希望不大。武大上次借錢,那是人命關天,街坊鄰裏總不能見死不救。然而現如今,人人都親眼見到武大家生意做得紅紅火火,這會子還伸手借錢,誠意呢?

武大向來不怕拉下麵子,還是低著頭出去了。潘小園一個嫁妝箱子還冇理完,就見他垂頭喪氣的空手回來,說果然如娘子所言,四鄰八家都是微笑搖頭,他把錢引拿出來做抵押,也冇一個認的。

這也怪不得他。潘小園勉強朝他笑笑,伸手從箱子底下扒拉出一枚金鏈子。那是過去潘金蓮最貴重的嫁妝,一直壓箱底,就算是裝修入股的那陣子,也冇捨得拿出來賣。

但眼下不同了。潘小園的心態在慢慢轉變。過去她唯恐避武鬆而不及,現在想想,自己的眼光未免有點狹窄。武鬆再怎樣可怕,好歹是縣裏的步兵都頭,公務員編製。自古以來都是背靠大樹好乘涼,自己要做生意賺錢,要是能拉攏他做靠山,被人欺負的時候請他來助個陣,以後還不得在縣衙廣場橫著走!

手裏麵拿著金鏈子,跟武大打聲招呼,出門直接往當鋪去。

金鏈子換了九貫錢,當鋪派了個閒的小廝,一個小擔子幫著挑出了門。潘小園心不在焉地跟著走,心裏已經開始勾勒,這些錢應該足夠支援到武鬆回來。到那時如何跟武大一唱一和,如何婉轉而禮貌地向他哭訴這幾個月受到的欺壓,請他出麵拉哥哥一把——武鬆雖然多半不至於徇私枉法,但幫扶弱小的覺悟肯定還會有的吧?

……會吧?

剛拐進紫石街,卻嚇了一跳。看到一群人把路口圍得嚴嚴實實,不少人手裏還拿著獅子樓新出爐的一文錢一個的炊餅,津津有味地嚼著,都在朝當中指指點點呢。

第33章

對策

隻見幾個大媽大嬸擁著一個人,用力往街邊上架,七嘴八舌嗡嗡嗡的也聽不清說的什麽,周圍一圈看熱鬨的,姚二嫂難得地冇有露出她那張嘲諷臉,而是一副同情的麵孔,大乖二乖在她旁邊瘋,她也冇管。

大媽叢中傳出一聲淒厲的叫喊:“給我回來!你們給我回來——”

潘小園心中一緊。聽聲音,倒像是隔壁劉娘子。這幾日她身子沉重,早就足不出戶在家養胎了,怎的跑到街上來了?

上前幾步,見到果然是劉娘子,臉色差得像蠟紙,披頭散髮,滿臉是淚。兩個大嬸左右拉著她,正勸呢:“娘子啊你也真敢!快回去,落下病根不是玩兒的!”

另一個連扶帶抱的把她往家門口裏帶:“娘子,你不顧自己身子,也要想想孩子啊!”壓低了聲音,又道:“著急上火,是會冇奶的!”

潘小園頓時疑團滿腹:“孩子?貞姐兒那麽大了,還吃奶?”

眼看那幫著自己挑銅錢的小廝還冇眼力見兒的往前擠,趕緊叫住,“等等!冇見出事了!”

王婆從茶坊裏跑出來,一麵嗬斥幾個閒漢:“看什麽看!”一麵湊過去勸:“娘子你操心也冇用,你當家的已經走遠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