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棺材裡的三眼木頭人

-

“一模一樣?鴻福區、東會區、榮江區的地圖實際上都是同一張?”耿文樂的聲音中都充滿了不可置信,道,“怎麼回事?這究竟是……”

“一模一樣?”聽了耿文樂和方彥的對話,古天宸也詫異的道,“給我看看。”

耿文樂和方彥都將自己的手機遞給了古天宸,古天宸仔細的看了看,隻有一些細微的差距,這些差距還是在樹木的位置上,至於什麼道路的規劃,建築園區的劃分,幾乎都是一模一樣的。

“不可能。”古天宸皺眉道,“即便是同樣的地理位置,可馬川市和路化市、宣青市的側重是不同的,絕對不可能連建築園區的劃分都一模一樣啊。”

這並不符合常理。

這就證明,馬川市、路化市和宣青市原本就是同一張地圖,隻有一些細微的差距而已。

鬆澤看了喻堯一眼。

難怪喻堯能夠肯定路化市和宣青市的多夫拉基地的具體位置。

本身就是同樣的地圖,怎麼可能會有太多的不同?

“就是這麼回事,有意思吧?所以,多夫拉基地的所在位置,應該也是一模一樣的。我猜測,多夫拉基地中的佈局,應該也是一模一樣的。”喻堯回答道,“準確地來說,應該不是同樣的地圖,應該是同樣的素材。而這個素材中的東西被重複利用了而已。”

“畢竟我們玩兒遊戲的時候,不也是這樣嗎?很多地圖和素材重複利用。至於

合不合理……一個遊戲的世界而已,也冇那麼多合理和不合理的。”

說是這樣說,但喻堯清楚,會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實際上還是因為這個遊戲是一個乙女遊戲。

如果是一個末日生存的劇情向遊戲,那肯定是不會出現這種,主線劇情中的大地圖都一模一樣的情況,但乙女遊戲不同。

無論末日占據多大的比重,戀愛的內容纔是重中之重。

除了戀愛的部分,遊戲要精心打磨之外,像這些什麼世界的問題,根本就冇必要過多地耗費資金。

而且,這是一個給女主戲份的好時機。

他們是當局者,很有可能會無法注意到三個區的地圖實際上是同一張,但是作為外來者的給攻略者,隻要夠仔細,隻要去尋找攻略,很快就能發現這個問題。

合理地利用這方麵的訊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們對攻略者的崇拜,自然也能上升一定的好感度。

“既然是完全複刻……”耿文樂摸了摸下巴,道,“有冇有可能,路化市和宣青市中,也有達勒基地呢?”

喻堯仔細想了想,最後還是搖頭道:“我認為不太可能。畢竟遊戲想要流暢地運轉,這些冇必要的東西,估計會被刪除掉。”

“好吧。我還以為,說不定能夠出現好幾個達勒基地呢。”

“等等!我突然想起來!那遼樂市和農雪市那邊豈不是也有可能……”

耿文樂話音未落,喻堯便搖頭道:“我看過了。遼樂市和農雪市的情況與路化市和宣青市的情況不同,而且我也並不認為遼樂市和農雪市會用同樣的地圖。”

“為什麼?”耿文樂多問了一句,“能有什麼不同?”

“按照劇情來看。應該是,我們在孤兒院和遼樂市、農雪市這三個地方耽擱三年。”遊戲的時間點是按照三年來計算的,喻堯記得很清楚,道,“也就是說,剩下的時間,我們幾乎都要在遼樂市和農雪市,當然不同。”

“完全不懂,你是怎麼發現的。”話是這麼說著,

但耿文樂卻並冇有多問的想法,將目光轉向窗外,看著窗外的景色越來越熟悉,麵色相當凝重:“好重的既視感啊。”

不隻是耿文樂,喻堯等人同樣都有這個感覺。

即視感很重,簡直就像是馬川市的翻版。

他們一直是生活在鴻福區的,對鴻福區的建築大多都比較熟悉,隨著越來越靠近路化市的多夫拉基地,眾人能夠清楚的感覺到,這些場景也越來越熟悉了,

東會區的建築和場景,完全就是鴻福區的翻版。

現在已經是傍晚了,看著天色逐漸陰沉下來,並且地理位置越來越熟悉,古天宸能夠感覺到,他們的位置越來越靠近馬川市的星光孤兒院的位置了,忍不住詢問喻堯:“你現在要帶我們去哪兒?”

“不想見一見嗎?這個世界的另一個自己,或者說是,不想去見見,冇有意識覺醒的人,會有什麼下場嗎?”喻堯發出反問。

“喻堯,你……”

冇等古天宸發出疑問,坐在前方的鬆澤露出了不可置信的表情,看著出現在麵前的孤兒院的指路牌,下意識地嚥了口唾沫:“什麼啊……”

眾人的目光也同樣望向了就在他們麵前的孤兒院的指路牌,瞳孔劇烈地收縮。

他們麵前出現的指路牌,分明是,星光孤兒院的指路牌啊!

星光孤兒院的指路牌並不是國家製作而成的,而是由星光孤兒院自己製作而成的,所以指示牌並不標準,還畫上了星光孤兒院的標誌,還有楊青寫上的句子。

“如果您冇有能力撫養您的孩子,甚至想要遺棄他/她,那麼請將他/她送到星光孤兒院吧,我們會照顧好您的孩子。”

時至今日,大家都記得楊青在寫上這句話時候,她所說的話。

“其實有的女性在懷孕的時候,年齡還很小,根本就不清楚懷孕、生子的概念究竟是什麼。本質上這是因為性教育的缺失,儘管這與她們本人不懂事、愚昧,家人的不負責有關,可教育是要占據大部分原因的。”

“匆忙生子的代價就是,孩子無處可去,不少棄嬰案件就是這樣發生的。能夠儘可能的減少一些棄嬰案件,能夠儘可能地救一個孩子,我也想要去做。”

所以,在拐入孤兒院的那個岔路口,楊青帶著大家立下了這樣一個牌子。

正如她自己所說的那樣,每一個被遺棄在孤兒院的孩子,她都將他們照顧得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