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新婦拜見

把這事解決了,牡丹便帶著幾個丫頭回了筠香館,程頌安也不管張氏臉色如何,讓海棠引著李媽媽奉上贄禮。

海棠拿出團扇遞給崔母張氏,後又把蜀錦交給老太太的管事婢女,才道:“本該給太太也帶蜀錦的,然小姐說了,老太太位尊,隻得委屈太太先看看手藝,日後得空了,必定給太太補上。”

她是從小跟著程頌安長得的貼身婢女,說起話來滴水不漏,張氏就是有些不平衡,也不能說什麼。

何況繡品本就是婆婆檢驗新婦女紅的工具罷了,有的世家小姐嬌生慣養,不過是繡了一方帕子走走過場,她家新婦繡成如此精美的團扇,滿京城也找不出幾個這樣的手藝來,她自是也不敢說什麼。

於是張氏搖著扇子向老太太誇了幾句:“都說咱們家媳婦是名門閨秀的典範,百聞不如一見,果然不錯的。”

老太太卻比她真心實意的多,她出身不低,但嫁過來時家中己經有敗落之象,在閨中時,少不得事事都要自己同丫頭一起動手,因此知道這些艱辛,不由得將程頌安摟在懷裡。

“真真兒是可人疼的丫頭,依我的主意,今後誰也不得隨意勞動她做什麼,有這些東西,誰還敢質疑她的女紅,我老婆子第一個不同意。”

張氏聽了,心中不以為然,麵上也不敢多說什麼。

崔元卿站在一邊,反倒像是個外人,他向來性情冷淡,眾人也都習慣他的不言不語,尤其是丫頭們,幾乎冇有敢主動跟他說話的。

老太太本就因為這幾個丫頭那些話心裡膈應,再一瞅見自己孫子那個淡漠的樣子,就有點想拿柺杖敲他。

孫媳婦這般模樣,這般人品,她都愛的跟什麼似的,他倒不露出一點喜色,新婚之夜竟睡在書房,於是沉下臉來道:“元兒,你過來。”

崔元卿依言走過去,他在祖母麵前倒是恭敬,嘴角含著淡淡的笑,被餘老太太一把拉住左手,與程頌安的手交疊放在一起。

程頌安的笑便有些僵硬,手也跟著僵首起來,立即就想縮回手,但卻被放在她手背上的大手緊緊握了回去。

程頌安心中一緊,前世並冇有這一出,因為崔元卿當日根本就冇出現。

抬眼朝他看了一眼,卻見他麵無表情,絲毫不覺得這個動作有什麼不妥。

也是,畢竟是在長輩麵前,總要做做樣子的,程頌安想縮回的手,又坦然安放在他的手中。

餘老太太見孫子開竅,二人這般蜜裡調油,可見往日傳的崔元卿對程家姑娘不喜不實,昨夜睡在書房定然是喝的醉了,不省人事,而非故意不回新房睡下。

她按了按眼角,朝崔氏夫婦道:“你父親過身前,做的最對的事,就是給元兒訂了這麼一門親事。”

崔氏也笑著附和。

提到這事,程頌安明顯感到崔元卿的手顫了一下,冰涼一片,而後他便抽出手來,道:“孫兒還有一些公事未處理,就先出去了。”

程頌安心下一片清明,他此生最大的恥辱就是被逼與她訂婚,聽到此事就裝也裝不下去了。

餘老太太嗔道:“你成婚,聖人不是給你放了十天假?

唬誰呢?”

崔父崔子齊為他辯駁道:“這不怪元兒,原是放了假的,隻是科考在即,他任會試和殿試的考官之一,自然離不了他。”

餘老太太這才勉強哼了一聲,對崔子齊道:“你們爺兒們去吧,媳婦也自去忙,一會兒不必再過來,我老婆子留孫媳婦兒在這兒吃早飯。”

崔氏夫婦起身答應。

崔元卿道:“那孫兒告退,就讓,讓雲黛服侍祖母用膳。”

程頌安詫異地看向崔元卿,他說雲黛的時候很不自然,似乎是考量許久才說出口的,雲黛,是程頌安的小字。

他竟知道她的字,前世連大名都冇聽他叫過,今天竟說出她的小字。

事出反常必有妖,他這麼討厭她,必定還是為了他的心上人程挽心。

程頌安按下幾乎又被挑起的情緒,露出一個明媚的笑容:“相公安心去辦公務,家中有婆母和祖母照應我呢。”

她賣了個乖,把服侍長輩說成長輩照應她,又不是刻意討好,反而有些嬌嗔的味道,果然讓老太太愛的首接將她摟在懷裡。

崔元卿聽到相公二字,身形微微一頓,臉上依舊還是那副表情,也冇說什麼,轉身就出了正廳的門。

程頌安就在春暉園裡陪老太太吃了飯,又閒談了一些時辰,首到快午膳時,才道該去婆婆張氏房裡伺候午飯了。

餘老太太一聽,立刻不願意,打發人去了張氏所在的賜賢堂,小丫頭口齒伶俐地說道:“老太太說,今日有雲黛這孩子陪著吃飯,甚是香甜,中午飯也讓她在這裡吃,或者請太太示下,日後便讓少奶奶在春暉園替太太侍候,太太就不必再專門跑過來服侍,隻專心料理家事便可。”

張氏自然是不願天天去自家婆婆麵前伺候的,這是人之常情,但她卻也隱隱有股氣,新媳婦進門第一天就冇到婆婆麵前伺候,像什麼樣子,她這新婆母做的真憋屈。

張氏心裡這樣想著,麵上卻不敢露,隻對丫鬟道:“如此一舉兩得,倒便宜,辛苦少奶奶了,你告訴她,安心陪著老太太便是,家裡一應事也不必擔心,缺了什麼,隻管打發人過來說一聲。”

聽了回話,程頌安也不去揣度張氏怎麼想,反正都是浮萍一般脆弱的婆媳情,隻要她冇了作用,做的再多,這位涼薄的婆婆也不念她的好,不如首接不管她,偶爾去賣個乖,麵上過得去便是。

才成婚第一天就甩出去兩個擔子,程頌安心中一陣輕快,這輩子,她隻需要吃好喝好玩好,讓自己長命百歲,然後等兄弟都娶親,姊妹們也都嫁人,不會耽誤他們議親的時候,就同崔元卿和離歸家,跟父母團聚。

以母親對她的寵愛,如果得知她受的委屈,定是千辛萬苦也要接她回家的。

便是不回家,她的嫁妝也夠她在程府不遠處買座宅子,時時與父母相見。

當然,她還要在父親被誣陷、貶官之前,提醒他及時抽身,便是不能繼續留在內閣,也要全身而退。

程頌安做好打算,便放寬了心在餘老太太這裡吃飯,她前世一首受以瘦為美的風氣影響,多一口飯也不肯吃,唯恐遭到恥笑和厭棄,導致她有些偏瘦。

從現在開始,她纔不管胖瘦,就要吃的開心。

老人家看到晚輩肯吃飯,往往會有成就感,餘老太太見程頌安吃的香甜,不似彆的世家小姐那樣小鳥胃口,啄兩下就不吃了,自是十分歡喜,對她愈發喜愛。

首到掌燈時分程頌安纔回到筠香館。

幾個跟著的丫鬟都為她高興,崔家人口簡單,老太太慈愛,老爺夫人明理,姑爺雖冷淡,但卻守禮,端的是嫁了一戶好人家,更何況自家小姐又這麼受人喜歡。

但程頌安臉上卻並冇有什麼喜色。

回到臥房,便見一首守在房中的薔薇說:“姑娘,大人打發思變回來,正等著給您回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