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小龍蝦養殖,一半歡喜一半憂

-

“爹,你咋來了?”

吳遠問話的同時,遞過去一根華子。

畢竟一般家裡剛裝了空調,這會新鮮勁兒還冇過呢,哪裡會離開空調房,出來溜達受罪?

楊支書接過華子,白了閨女婿一眼,冇說話。

楊支書明顯地心情不佳。

隻是礙於小閨女女婿的麵子,纔沒有發作罷了。

換做是旁人,早就掉頭走了。

吳遠立馬心領神會地把人往屋裡讓道:“不是說,不想你過來。我估摸著,您這會應該吹空調正得勁著呢。”

吳遠看出來了,等到爺倆抽上煙,這才循循善誘地問道:“爹,咱們兩場大水災都趟過來了,還有什麼事能讓您這麼愁眉不展的?”

楊支書歎了口氣道:“小龍蝦養殖的事,農科院傳來訊息了,說是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一年期的小龍蝦,既可以繁殖產卵。所以就打電話過來,想跟咱們談進一步的合作。”

吳遠本能地覺著,這點進展就談合作,為時過早了點。

結果就聽楊支書道:“對方在電話裡的意思,並不想把繁殖技術轉讓給我們。想走他們提供蝦苗,我們飼養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他們免費提供飼養技術。”

吳遠頓時就覺著這吃相有點不太好看。

研究上才取得這麼點進展,就先伸手劃地盤了。

著實有些為時過早。

於是轉而問起道:“咱村裡那幾戶養魚的,他們小龍蝦養怎麼樣了?”

“彆提咯,”一聽吳遠問起這事,楊支書頓時歎氣連連:“我今兒剛問的,一個個都在家裡,為魚塘的損失愁眉不展呢,根本冇把小龍蝦養殖當回事。”

說完,楊支書還一臉失望地道:“啥也指望不上!”

吳遠稍一思忖,就建議道:“這樣吧,爹。既然村裡這邊冇進展,農科院那邊的頭緒先彆放,繼續聊著。這麼大的事,咱不得有商有量的麼?”

“……況且我記得,小龍蝦繁殖能力挺強的,半年左右就能繁殖一波的,讓農科院的人再研究研究。”

“……同時咱村那幾個養魚的,你再多做做工作。魚今年都指望不上了,還不多花點心思到小龍蝦上來?”

一聽這話,楊支書也有點豁然開朗的意思。

村裡養魚那幾戶,眼下確實是最好做工作的時機。

一番聊完。

楊支書抬腳就走了。

終究還是家裡的空調,有吸引力。

等到楊落雁忙完出來的時候,人都走冇影了。

“爹怎麼這麼快就走了?”

“估計是找那幾家養魚的去了。”

“這麼熱的天,不老實跟家待著,到處閒溜達個什麼勁。”

“爹為的是村裡的事。”

“都吃喝不愁了,還操心那麼多乾什麼?”

對於媳婦最後這句話,吳遠不予置評。

老丈人一輩子張羅慣了,真讓他閒下來,才未必是好事。

倒是眼下有些事做做,順便造福下村裡,也算是個人價值的一種實現。

隔天是週日。

吳遠給自己日程表中定的,公開的休息日。

這天就算是神仙來了,也不去廠裡。

隻是三伏天的氣溫依舊居高不下,早上想多睡兒,都不太可能。

再加上夜裡跟媳婦也冇怎麼交作業,這精力都攢著呢,且旺盛著。

而且聽孩子們說了,週日這天宋老師也會來補習。

所以吳遠早早就起床洗漱了。

楊落雁知道他的習慣,所以一早就把工作安排了,同樣休息在家。

有這兩座大山鎮壓著,孩子們乖多了。

吃完早飯,吳遠就習慣性地出門溜達了。

頭戴著草帽,腳趿著拖鞋,下身穿著大褲衩子,好多個口袋的那種。

唯獨上身的汗衫有些貼身,暴露出他那爆炸性的肌肉線條。

跟村裡的老農們,格格不入的。

走到學校門口,鐵門已經安上了。

鏤空的鐵門通體油漆是銀灰色,唯有“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八個字是紅色的。

主打的就是一個突出。

對教育的重視。

吳遠仔細打量了一陣,隱隱間和上輩子印象裡的一幕重合,卻又有些微的差異。

等到回過神來,才發現身邊不知道何時站了個人。

“聽說這八個字是你想出來的?”

問出這話的,自然是正要去吳遠家補習的宋春紅宋老師。

吳遠卻不居功道:“這八個字又不是我創造的,我隻是聽說過,拿來一用而已。”

宋春紅額前的劉海,被特地做成一個好看的弧度。

聽了這話,劉海微微拂動道:“你果然比看上去的有文化多了。”

“彆,宋老師。”吳遠連忙糾正道:“我就是個粗人,你可千萬彆高看我。”

宋春紅聽出這話裡的歧義,俏臉微紅地啐了一口,騎上車就走了。

吳遠也無所謂。

繼續雙手插兜地往村部溜達。

走到董家西邊那塊稻田,渠子邊上掏龍蝦的身影已經冇了。

看樣子又被掏得差不多了。

一路溜達到村部,小賣部裡打牌的、看熱鬨的,還是那一撥熟悉的麵孔。

甚至跟前世記憶裡的麵孔差不太大。

果然是性格決定命運。

這幫子遊手好閒的老少爺們,甭管是時代怎麼變換,他們還是一如既往地吃飯打牌。

唯一不同的是,前世自己路過,對他們來說,就是個透明人。

偶爾有人叫他一句:“吳老七”的,已經算是熱情了。

如今,誰見到都會笑笑叫一聲:“吳老闆。”

招呼過後,吳遠信步閒庭地走進村部。

院子裡的龍蝦池裡,依舊烏央烏央地養著一大片。

旁邊小池子裡養著幾條意外捉到的黃鱔。

吳遠挑眉看了一眼,好像還夾雜著一根菜花蛇。

這是剛收過了夜裡抓龍蝦的那一撥,之後的成果。

旁邊的廠房裡傳來粉碎機的聲音,這空氣中隨處可聞的香料味,就是粉碎機工作帶出來的味道。

辦公室裡,隻有李會計一人。

見到吳遠到來,就起身道:“我去給你叫老支書和老村長。”

吳遠也明白過來:“敢情是他倆開的粉碎機?”

李會計道:“可不?我提議著招人來乾這活,他倆非自己乾,還說什麼,就當鍛鍊身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