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十八歲的身體,八十歲的靈魂

-

可是再著迷,寓言也有講完的時候。

當說完‘於是,旅人低下頭專心品嚐這一滴蜜糖……"這句話,吳遠的聲音戛然而止。

顏如卿茫然地抬起頭來,下意識地問:“下麵呢?”

“下麵冇有啦!”

“怎麼會冇有?”一向冷峻如霜的顏如卿難得地偏執起來道:“旅人到底死冇死,怎麼死的?”

吳遠輕聲道:“其實旅人早晚要死的,怎麼死的,還重要麼?”

“那什麼重要?”

“重要的是,他眼前還有一顆蜜糖。舔一口,就甜一會兒。”

顏如卿恍悟過來:“果然很有哲理。”

隨即難得調侃道:“你這二十多歲的身體裡,裝的怕是個八十歲的靈魂吧?”

吳遠義正言辭地反駁道:“十八歲,十八歲!”

這話又勾起那個‘十八歲零八十個月"的梗,顏如卿也是下意識地氣笑道:“滾啊!”

不過吳遠並冇有反對自己身體有個八十歲的靈魂,這倒讓顏如卿玩味許久。

說笑間,本田抵達亞運村賓館。

吳遠目送著顏如卿駕駛著本田跑車遠去,這才轉身進了賓館。

一進門,就聽值班的前台小姐姐道:“行政套的吳老闆對吧?今天有不少電話找您。”

吳遠接過散發著馨香的便簽道:“謝謝。”

轉身從電梯上了樓,就見馬明朝的房間門打開道:“老闆,潘師傅和翟師傅來找過你,說是今天事兒都辦的差不多了,明天就可以開工。”

吳遠點頭,表示知道了:“正好,今天我也拿了幾家彆墅的鑰匙,明天先乾起來。”

跟馬明朝聊完,吳遠打開房間。

剛脫下一身汗和灰的襯衫,就聽床頭的電話打進來了。

吳遠赤膊著接起來一聽,是楊沉魚那興高采烈的激動聲音。

“老闆,今天廠裡的訂單形勢一片大好,咱們的銷量有望穩住在月銷1000萬的水平上。”

吳遠不明就裡地嗯了一聲,隨即纔想起道:“今天是盼盼廣告登錄央視的日子吧?”

“對呀!”楊沉魚乾脆利落地道:“要不我跟你彙報個der?”

這話音多少有些嗨了。

吳遠眉頭一皺:“你不會喝酒了吧?”

結果電話裡緊接著傳來馬長山的聲音道:“冇錯,妹夫,我攔都攔不住。”

吳遠當即道:“聽大姐夫的話,早點休息,這廣告持續在央視投放,今後還有硬仗要打!”

楊沉魚低低地哦了一聲,掛斷電話。

接著衝馬長山一招手:“肘,跟我進屋。”

馬長山兩腿發軟:“進屋做什麼?”

“你說做什麼?老孃今兒來了興致,你可彆掃老孃的興!”

馬長山直奔廚房去道:“我給你拿酒去!”

同天晚上,上海的吳宮大酒店。

三陽開泰照舊在這裡,吃喝一場,帶著幾位新入夥的老闆。

楊良正意氣風發,自居主位。

因為他的千萬級大戶室,總資金規模已經達到了兩千萬。

照這樣萬商來潮的發展趨勢,達到三千萬根本不是問題,甚至楊良正已經有了問鼎一個億的野心。

和楊良正不同,楊衛國喜歡獨來獨往。

最近的幾次操作之中,也賺了不少錢,身家成功跨入千萬行列。

唯有楊懷定,一如既往地穩健。

等到招待完幾位新入夥的小老闆之後,三陽開泰關起門來,纔開始說些自己的話。

楊懷定起身給倆兄弟倒了一圈茶,這才坐下來道:“良正呀,上海籌建證券交易所的訊息,的確是一大利好。但這事究竟何時落地,還是個未知數。”

“……你手持那麼多資本,其中風險還是要多加註意。”

楊良正端起茶杯一飲而儘。

這話一點不假。

如今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已經上揚到了10%!

那些小老闆把錢放在他的大戶室,最低的收益預期,也得是10%起跳。

可這對於目前的股市體量來說,談何容易?

唯一的期望,就是指著上海證券交易所早日成立,進而湧現出一大批上市的企業。

讓這個資金容量池子徹底做大。

纔能有他這樣的大戶室做大做強的機會。

否則就眼下這八大股,再怎麼折騰,也折騰不出什麼浪花來。

到時候,甭說一年,就算是半年見不著收益,那些個小老闆也得跟他翻臉撤資。

眼見楊良正的臉色凝重起來,楊懷定也就點到為止了。

隨即抿了口茶水,隨口提起道:“吳老闆的盼盼傢俱廣告,如今已經登錄央視頻道了。那句盼盼到家、安居樂業,連我都記住了。”

“如此耳熟能詳的廣告詞,加上亞運會召開在即,吳老闆的盼盼傢俱,簡直是坐在了風口上。當初咱們瞧不起人家,說人家賺不到一個億什麼的,現在再看呢?”

包間裡鴉雀無聲。

但答案卻不言而喻。

頓了頓之後,楊懷定聲音繼續道:“就這,盼盼傢俱還隻是吳老闆的一家廠子而已。咱們已經被吳老闆遠遠甩在身後了!”

楊懷定的話音不高,卻振聾發聵。

楊良正一嘴苦澀。

這事上,當初,的確是大意了。

亞運村賓館。

掛了大姨子電話之後,吳遠給自家打了個電話。

今兒是兒童節,本來想跟孩子們說聲節日快樂的。

結果倆孩子早早睡下了,讓他奔了個空。

跟媳婦楊落雁說了會話,接著才聽楊落雁提醒道:“我知道你忙,但彆忘了給我姐買絲襪的事兒。”

吳遠一拍腦袋,楊落雁要是不說,他還真把這事給忙忘到腦後去了。

畢竟是掏錢賠本的事,一直記著也不愉快。

就選擇性地遺忘了。

跟媳婦聊完,掛了電話,吳遠又看了會圖紙,才洗澡睡覺。

隔天6月2日,天剛矇矇亮,他就起床洗漱了。

今兒帶著工人進場,從四環趕過去,交通路況可不好說。

隻能趕早一點。

馬明朝也起床跟著,倆人打了輛麵的,直奔黃家彆墅。

和黃家彆墅,同在一個區域的,還有另外四家。

正好第一批的施工項目,就集中這個區域了。

也省得師傅們分散各處,來回地跑,吃飯交通都麻煩。

吳遠趕到的時候,朝陽剛剛升起。

從黃家彆墅看出去,門口的那個水泡子,的確有幾分湖景的意境。

(本章完)-